
霍东杰,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21届硕士毕业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曾担任辽宁师范大学团委学生副书记、研究生会主席、心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班长等职务。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辽宁省政府奖学金、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大连市优秀抗疫志愿者、校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20年研究生年度人物暨校长奖学金等荣誉,现签约黑龙江大学。
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在辽师大的七年时光匆匆而过。师大的每一寸土地,见证着我的失败和成功,不舍与留恋;师大的每一个老师引导着我的成长和提升,感恩与感谢;师大的每一位同学陪伴着我的喜怒和哀乐,幸运与感激。即将奔赴新的岗位,“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校训也将铭记于心,不畏将来,不念过去,砥砺前行。
明确方向 敢于有梦
2014年,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我踏入了辽师大的校园,随着对学生工作的了解,慢慢喜欢上了学生工作并且将之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大三时便开始了解高校学生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条件,研究生学历、学生工作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2018年,继续在辽师大读研,我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进了一步。最初把目标定位在高校辅导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多所高校发布招聘信息,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学生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心理学专业也是自己热爱的,所以最终明确了自己的求职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岗位。
脚踏实地 勤于筑梦
作为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难免会纠结迷茫,身边的同学有的选择考公务员,有的选择考博,也曾羡慕过别人的选择,也曾想复制师哥师姐成功的道路,但经历过变来换去后,发现自己精力无法集中,每样都不能竭尽全力,失败也是意料之中。“谁说我们一定要走别人的路,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再次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后,决定一心走下去。
高校的招聘考试内容较为广泛,在笔试前我进行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复习。此外,多年的学生干部任职经历,让我在语 言表达、思维逻辑、换位思考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应聘的笔试题目和平时学生工作处理的任务比较类似,作答起来也有了清晰的思路;应聘时的面试环节,评委老师们的心理状态、考察要点,在学生工作中我们也曾感同身受过,所以当自己作为面试者时,也就不紧张不慌乱了。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岗位需要具有独立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讲课、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也着重加强自己这几个方面的锻炼。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研究生讲课大赛,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和胆量;参加学院的朋辈心理辅导团队,为辽师大本科生提供心理健康相关服务;在中职院校实习,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课、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咨询等相关工作,为就业提前做好经验积累。
2020年初,新冠肺炎席卷而来,很多人恐慌又无助。作为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第一时间成立辽师大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在帮助大家解决心理困扰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心理咨询经验以及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同时,通过参加研究生义务线上答疑志愿活动,提升自己的讲课水平。2020年底,疫情再次席卷金普新区,我奔赴抗疫一线,一边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一边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科普疫情心理援助方法。这些经历都提高了我应聘的成功概率。
心永向阳 终于圆梦
向着心中的目标,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终会厚积薄发。学生工作经历、心理学专业实习、全方面复习等多种经验的日积月累和沉淀,让我在应聘时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找工作时一次、两次的失利也是正常的,不要自我怀疑更不要自我否定,适当的出去放松放松,和同学们沟通一下找工作心得。始终相信:你的努力,不会辜负。最后,祝愿所有同学都能心想事成、顺利就业。心若永向阳,一切皆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