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史志鹏,中共党员,地理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师从杨俊教授。

获奖情况
2021年获研究生投篮大赛团体二等奖
2021年获三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22年获三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学术成果
2022年于《Environ Sci Pollut Res》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期刊、《Land》期刊和《Sustainability》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共4篇。
心路历程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史志鹏同学认为在科研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始终坚信“天道酬勤”。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积极投身科研,并不断思考。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惧挑战,合理分配学习与生活的时间,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更好的投入到科研生活中。史志鹏能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不仅是对他之前所有付出的最大肯定,更是对之后的勉励。更加坚定了“天道酬勤”的想法。未来将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导师寄语
以全身心的努力去拼搏,以最顽强的信心去争取,以最平常的心情去对待。科研之路总是充满着荆棘,未来希望能够找准方向,继续前行。
个人简介
李紫朔,中共党员,法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姜俊山副教授。

获奖情况
2022年获一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
2021年获二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21年12月全国大学生科学素质知识竞赛初赛三等奖
2021年12月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
2021年6月儿童天网工程科普知识竞赛二等奖
2021年5月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
2021年5月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竞技活动校级赛一等奖
学术成果
2021年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发表《浅析现代买卖合同与古代买卖契约的异同》。
心路历程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受家人职业影响,李紫朔同学从小就对法律存有崇拜敬畏之情,但是作为一名理科生大学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曾经以为会像其他同学一样,一头扎进代码的海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对法律职业的向往愈来愈深,“现在做就是最早”,于是她下定决心考研逐步向心中理想靠拢。法律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艺术,研究生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弥补自身“半路出家”的不足,自入学以来专业成绩排名始终第一;制定目标,认真学习,一次性通过法考;理论实践相结合,多次在律所、市总工会、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人社局等参加实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收到鲜花、锦旗,获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李紫朔同学时刻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以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法律之路,道阻且长,祷以恒切,盼以喜乐,苦以坚韧,必有所得。李紫朔同学以后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导师寄语
有志者事竟成,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个人简介
蒋诗语,中共预备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师从刘晨晔教授。

获奖情况
2021-2022学年度二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21年新冠肺炎防控“优秀青年志愿者”
2020-2021学年度二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20-2021学年度研究生三好学生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型硕士讲课大赛一等奖
2020年12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论坛暨“雷锋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术研讨会一等奖
学术成果
2021年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从塞罕坝精神重要论述看习近平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心路历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蒋诗语同学自进入研究生生活以来,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研一,她专注于经典著作的阅读,每天2个小时雷打不动的阅读时光,提升了她的专业素养。从曾经的“门外汉”到现在的“内行人”,她付出的努力也许只有图书馆的冷板凳知道。研二,她开始尝试写作学术论文,在导师的帮助下,在一遍遍的自我推翻中,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后,她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完成了小论文的写作,拟定了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
此外,蒋诗语还致力于志愿服务和学生工作。她曾多次下沉到社区协助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作为辽宁师范大学青年突击队队员,她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从美化校园到协助疫苗接种,哪里需要帮助,她就把志愿之火传到哪里。同时,她作为学院主席团成员,更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工作,帮助同学解决各种困难。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向着学术理想,步履不停,脚步不止。
导师寄语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希望诗语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学习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的精神,坚持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作为!
个人简介
张琳悦,女,中共党员。美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师从韩高禄教授。

获奖情况
2020-2021学年度一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20年度美术学院优秀团小组长
2021-2022学年度二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21年英国生态设计奖提名奖
2021年11月第十四届全国高等教育美育教学成果展评学生组一等奖
2021年10月第二届国际潮流文化设计大赛铜奖
2022年1月香港青年设计奖(YDA)暨香港青年美术设计大赛优秀奖
2022年3月第13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博硕组优秀作品
2022年4月第六届国际环保公益设计大赛铜奖
2022年5月第十五届全国高等教育美育教学成果展评学生组一等奖
2022年5月第十五届全国高等教育美育教学成果展评学生组二等奖
2022年5月第四届日本概念艺术设计二等奖
2022年5月第四届日本概念艺术设计三等奖
第三届香港当代设计奖秋季赛中国大陆赛区学生组铜奖
2022年6月第四届香港大学生当代设计奖优秀奖
2022年6月第四届香港大学生当代设计奖铜奖
2022年7月中英国际创意大赛中国赛区铜奖
2022年7月香港当代设计奖银奖
2022年7月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
2022年CADA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大陆赛区)先进奖
2022年CADA日本概念艺术设计奖(大陆赛区)三等奖
2022年7月《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20/2021》出版活动银奖
学术成果
2021年于《新玉文艺》期刊发表《浅谈中学美术教育中将情境兴趣与课本知识融合的重要性探讨》
2021年于《艺术评鉴》期刊发表《卢西安•弗洛伊德的架上绘画》
2022年于《艺术家》期刊发表《浅谈将装饰语言融入绘画与平面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心路历程
读研期间,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思想上,张琳悦同学都努力做到最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如今,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在2022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张琳悦感到非常自豪,也很感激,这不仅是对她优异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她本人的最高评价。当然,这一切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但荣誉也仅能代表过去,未来,她一定会一如既往,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力争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导师寄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愿未来继续绽放特有之光彩。